水木清华,温暖365A
许久没有提笔写作了,北京移动课堂归来已十日有余,但心中的那一份震撼、鼓舞和激动依旧萦绕心头,久久不能释然!我将终生铭记这难忘的记忆,也愿与你一同分享!
得知我们下一堂课是在北京清华大学授课的消息是一个多月前的事,从那时起,内心便不停地进行着各种美好的憧憬和想象,演绎着各种可能会出现的美好画面,兴奋不已.......
6月26日,期盼已久的清华移动课堂终于如期而至了,临行前几乎彻夜未眠的我,迎着薄雾,踏着朝阳来到了深圳机场。久违的同学们互相问候,看到桔红色的崭新班服衬托着一张张如花般的笑脸,大家热情高涨,因为彼此心中都怀着同样的期盼与渴望!最让人感动的是班服的设计(设计者美朵)“zanmen+”,谐音就是“咱们家”,365A永远是相亲相爱的一家。
一架空客330滑入跑道腾空而起,载着365A班众多企业家精英们,承托着365A班每个人的梦想飞向北京,飞往清华。神圣的清华,我们来啦!
飞机准时降落首都机场,接机的老师小红帽已等候多时,大家组队坐上了清华的校巴,一路上同学们欢歌笑语,抢红包大比拼,同学间的情更深,心更近了。在“梨花小镇大鸭梨”用过午餐,我们直奔清华。
这座神圣的百年学堂,是多少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多少学子寒窗苦读,刻苦努力,孜孜不倦,为的是能进入这座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今天我深感幸运,也能成为一名清华学子,走进清华园,去触摸这里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这座百年学府,历尽沧桑,经历了近百年中国从饱受屈辱走向独立自强强,为祖国培养出无数英才栋梁,清华是祖国的骄傲,民族的战将,未来清华一定也会走出更多的卓越人才,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多的力量。
校巴停在了正对东大门的教学楼下,双脚踏入清华的一刹那,太多的思绪涌上心头,这里也曾是我青春年少的梦想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宏伟的高大建筑,面前是开阔的花坛和广场,一眼就能看见清华的东大门,这是清华的主教学楼,难怪如此雄伟大气。全班同学在这里留下了难忘的集体照。
顺着主楼右手边的清华路一路走下去,两边是各式风格不一的教学楼,参天的大树,龙钟的国槐、娟秀的银杏等等,许多树的年轮或许已超过了我的岁数。一座独特的建筑,奇特的圆形构造,红砖搭建,在郁郁葱葱的清华园里别具一格,格外明显,这是由四个恢复高考后的清华校友捐助的“新清华学堂”。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多么伟大的清华学子。
再往西走,经过机械工程馆、清华校史馆、研究生教育学会等诸多院系,不觉间我们来到了清华大学著名的二校门,这是清华的代表风景,所有在媒体上看到的清华园,都是以这里作为形象标志。到了这里才感觉到我不是做梦,我真的来到了清华园。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建筑结构浑然一体,巨石基座,内筑青砖,外衬白柱,气势非凡。
拱形门洞上书三个大字,“清华园”,苍劲有力,这是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宣统、光绪年间户部尚书叶赫那拉.那桐亲手所书。这座校门始建于1909年,是清华学堂最早的校门。1933年清华扩建,有了新的校门,这座清华的象征就变成了“二校门”,但是直至今日这座校门仍然是清华上下求索不断进取的标志,是清华厚德载物自强不自的象征。这里是清华光辉形象的特写,将永远被定格在历史和未来。
进入清华这座最初的校门,见到的是清华学堂的大礼堂,礼堂前面一片绿色的操场,想当年有多少爱国学子,曾经在这里集会,向帝国列强发出民族的呐喊,有多少英雄志士从这里出发,奔向战场,奔向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为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这座大礼堂是清华人为真理、为正义、为民族不屈不挠,勇敢抗争的见证,是清华人心中永存的“礼堂”。心中充满了对众多先辈英豪无限的崇敬之情。
礼堂左转,眼前是一片南方才有的竹林,一座栩栩如生的雕塑映入眼帘——伟大诗人闻一多,雕塑背景两行金色的行草,“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如此高尚的情操和深刻的见解,令人敬佩。
穿过竹林,一片美丽的荷塘出现在面前,身姿婀娜的荷花在静静的湖面独自羞涩,岸边细细的垂柳在微风中摇曳,近处的假山,远处的亭台,郁郁葱葱的各种树木,嫣然一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没想到古朴的清华园里还有这样极致的美景,置身其中恍如到了风景如画的温柔江南。噢,原来我们已经到了著名的“荷塘月色”,朱自清老先生的旷世之作回响在耳边,这部流芳百世的作品早已影响了好几代人。
如今真正亲身领略到文中的美景,再次感叹朱老先生的文笔是如此的清逸隽永,就像池中的莲花般柔美、清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池塘边一座古色古香的房屋,雕梁画栋,正屋檐下书匾“水木清华”四个大字,俊秀挺拔,古朴典雅。一副长联悬挂左右,上联道:“栏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下联是: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瞻荡洵是仙居”,这正是“水木清华”堂。
来到这人间仙境,眼看着如诗如画的美景,追忆着背诵过的“荷塘月色”,思绪不禁一下子飘出了很远很远。同学们纷纷在水木清华堂前留影,希望用照片永远的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清华园的确太美太美了,一花一草,一木一石,都让我爱之切切!最有感触的是独特的风格,各异的建筑,各种古木成林,让人真正的领略到这座百年名校的魅力和底蕴,一物一景都蕴含着一段历史,记载着一个故事!
第二天,365A班和来自重庆的363班同学齐聚一堂,开始了为期两天的北京移动课堂。开课之前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彰教授为我们做了意味深长的讲话,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了清华学子,清华教授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卓越贡献,清华人努力钻研,自强不息的崇高境界,着实领人钦佩。为我们授课的老师是清华经管学院资深教授姜旭平老师,他生动的为我们讲解了“社会化媒体及网络营销”这门有些枯燥的课程。
从理论到实际,从书本到案例,深刻分析,互动讨论,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两天的课程让我们明白了很多全新的概念,学会了很多不懂的知识,让同学们在未来激烈的商战中,能更好的运用“媒体和网络”,拓宽视野,提升服务,让我们的企业能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未来一定是互联网+的时代。两天的课程一转眼就结束了,感谢姜教授为我们上了生动而难忘的一课。
移动课堂期间,我们还游玩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先是在老舍茶馆体会了一把真正老北京的文化生活,相声曲艺、京剧戏曲,无不京腔京韵,让人大开眼界,口技、绝活更是让人赞叹不已。老舍茶馆古韵十足,风格独特,留下了许多中外名人到此游玩的足迹。
接着我们又集体“穿越”回了近300年前的清朝,在雍正王朝的“八王爷”府上做了一回“座上宾”,铁帽子王用家宴款待了我们。“格格”们负责迎接贵宾,小厮,丫鬟负责端茶上菜,席间还有各式表演,吹拉弹唱,应有尽有,变脸的绝活更是让人久久不能忘记。王府的后花园,也是别具一格,亭台楼阁,曲径回廊,奇花珍木都彰显出“八王爷”的皇家尊贵。
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和“格格”合影留念,生怕一转眼就从“清朝”回到了现在。王府的瘾还没过够啊!这是北京著名的“白家大院”。
最最难忘的是最后一天,感谢同住的小灰灰(梁建成同学),还有野狼(姜双伍同学)、洋葱(吴业华同学),我们一起去看升国旗。那天升旗的准确时间“4:48”。到达时,广场上已是人潮如海,一张张盼望已久的脸,目光炯炯,含着微笑,等待-----等待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随着国旗护卫队响彻长空的号令,伴随着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同朝阳一起冉冉升起!
在场的人无不肃然起敬,大家不约而同地高声合唱国歌。此时此刻,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动无比的骄傲和自豪!飘扬吧,五星红旗!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四天的行程,虽然短暂但却永久难忘,365A班的同学们结下了更加深厚的情意,学习了更多的知识,重要的是我们真正成为了清华学子。昨日我们踏入清华,今日我们又将从清华园出发,投身到更多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弘扬清华严谨务实的精神,将遵行清华人的“行胜于言”,我们将永远铭记清华的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再见了清华园,再见了北京,相信365A的所有同学都能无法忘记这次美好的清华之行,这将是我们伴随终生永远难忘的美好回忆!
清华365A班 傅维(维生素)
2015年7月10日夜

